15书院 > 玄幻 > 大汉:陇西李氏,打造超级家族 > 第205章 粮食危机,李昭初对朝廷进行“逾制

第205章 粮食危机,李昭初对朝廷进行“逾制

    第205章 粮食危机,李昭初对朝廷进行“逾制”,欲得百万百姓之心
    晋阳城,早已经是冰雪覆盖大地,到处寒冷一片。
    武睿侯府,大厅内。
    李昭坐在主位,拿着从洛阳传来的信报,面色沉静如水。
    李伟、李智、李猛、贾诩、荀彧、荀攸、甄逸、丁原、张飞、徐晃、高顺等一众人皆齐刷刷看向主位上的李昭。
    李昭前脚刚回晋阳,洛阳便传回了朝局巨变的消息。
    众人无不紧张看向李昭,却也是担心朝堂局势变化,会对李氏,对并州的影响。
    毕竟,何氏掌权,之前可是闹出了大将军何进与李昭不对付的传闻。
    李昭看完洛阳传来的信报,随之便放了下来。
    丁原对李昭拱手问道:
    “敢问侯爷,洛阳局势变化,可会对并州产生影响?”
    李昭闻言,看了一眼颇为紧张的丁原、甄逸两人,摇头道:
    “陛下身体早就不好,这次因为大将军携兵清君侧,杀宦官,陛下昏迷过去,大皇子已经在三公九卿帮助下成为大汉储君,皇后临朝监国,对于并州应该无碍!”
    “我们如今最该做的还是安稳好并州,才能不负朝廷所托。”
    “所以,接下来,我们应该训练好兵马,安抚好救活军百姓,如此才能让并州上下统一一心!”
    李昭的话,让丁原、甄逸闻言稍微舒了一口气,但还是隐隐担忧。
    倒是贾诩、荀攸、荀彧等谋士从一开始面色都没有太大变化。
    虽然李氏与何进隐有不和,但是,也需要看看如今并州的局势,天下除了李氏,除了李昭谁能够玩的动并州情况?谁能够镇压的住并州局势?
    因此,纵然何氏掌权了,但在贾诩、荀攸、荀彧等谋士看来,何进也打压不到李昭这里。
    就算是何进愿意,怕是文武百官都会阻止,除非他们再想提心吊胆的来一次洛阳被反军围攻场景。
    李昭并不知道贾诩、荀攸、荀彧等谋士的想法,他自然没有担心何进对付他,就算是何进想,怕是皇后都不愿意。
    毕竟,他与皇后的关系并不浅薄,再加上这一次他特意嘱托冯芳、淳于琼助力皇后。
    “本侯刚回晋阳,并州情况尚且不清楚,李长史且与本侯介绍一下!”
    李昭很快便把召集麾下众文武目的提了出来。
    李伟闻言,当即在众人注视下,站了起来,对李昭拱手道:
    “回侯爷,随着朝廷与救活军达成了和谈,救活军陆陆续续撤回并州五郡,在雁门关外的夏胡族就已经先回了草原,临行时,按照侯爷吩咐给予了夏胡族六万石粮食以及五千斤食盐以支持夏胡族能够度过这个冬季,并对草原上的鲜卑人发起攻势!”
    李伟率先对李昭禀报夏胡族的情况,李昭闻言倒是点了点头,给予夏胡族六万石粮食,确实是他授意,眼见冬季来临,夏胡族粮食、牲畜缺乏,这一次夏胡族又倾尽老幼倾四五万骑兵南下相助,他确实应该表现一下。
    当然,李昭给夏胡族这么多粮食,除了帮助夏胡族过冬之用,还打算着让夏胡族在冬季不缺少粮食时,趁机对战败的鲜卑一族乘胜追击,能够在冬季一举占据漠南草原。
    如此来年,他李昭的势力范围便可辐射到了漠南草原、幽州、并州浩瀚区域。
    李伟再对李昭拱手,继续禀报道:
    “救活军造反朝廷,虽然声势浩大,波及范围甚广,但是我并州之军因为严守险要关隘,因此,伤亡并不大,除去伤亡,并州之兵包括军屯兵仍有五万三千余众,再加上侯爷这次从洛阳带回来的五万大军,并州之兵已经达到了惊人的十万之众了!”
    “并州兵力之盛,让伟亦是感觉到了并州粮食巨大的压力,每月怕是都要消耗十万石粮食之巨。军屯兵想要自供自给,要等到四、五月粮食收成之日才能缓解一些,而现在还有四月时间间隔,如今并州府库中粮食仅够两月所需了!”
    李伟苦笑着向李昭禀报着如今并州缺少粮食的尴尬局面。
    李昭从洛阳带回五万大军,加上军屯兵五万,让并州兵力一举达到了惊人的十万众,威势确实不凡。
    只不过,这是养十万兵啊,一下便让并州库存的粮食捉襟见肘了。
    李昭闻言,顿时皱起了眉头,因为李氏去年才入主并州,因此,就算是粮食,也仅仅只有一小部分是从太原郡以及上党郡收取得税收。
    其他皆算是李氏凭借着甄家经营牛、羊、马匹以及经营的瓷器、纸张才有如此购买的粮食。
    因此,虽然他李昭成为并州牧,也现在还没有算是尝到被并州广袤土地反哺的好处。
    但是,不论如何,这十万大军还是要养的。
    只要能够训练出来,便是李氏称雄乱世的底气!
    “本侯与朝廷达成了约定,各州每年需总共向李昭部拨付二十万石粮食、两万斤铁料,本侯会尽快催促各州凑上粮食!”
    李昭沉声说道,这次因为各州州牧在洛阳时军中粮食实在不足,因此,他只把五万大军领回来了,粮食还没有要回来,以每年总拨付他李昭二十万石粮食、两万斤铁料来算,倒是能够缓解这五万兵马一部分粮食压力,而且,只要等到定襄、云中二郡军屯收获,也能够缓解一部分五万军屯兵粮食压力。
    “但是如此计算,供应十万大军,粮食仍然捉襟见肘!”李昭又沉声道,这让李伟当即点头,账他自然也算的清楚。
    “让你负责的食盐,提纯如何了?产量怎么样?”
    李昭想到之前出征草原之前,交给李伟负责并州的提纯池盐的任务,眼中倒是浮现一抹期待。
    他之前获得了【唐朝时期一个大师级别池盐提纯师傅的技能】。
    就打算去触碰食盐了。
    毕竟,自古以来,盐铁都是最赚钱的。
    不过,之前李氏示弱,再加上乱世不明显,李氏正处于风头浪尖自然不可以公然去触碰食盐。
    但是随着州牧制度实施,那情况便不同了。
    一州州牧,掌控着巨大权力,再加上如今各地皆有些混乱,盐铁生意那自然都可以碰了。
    更别说只是食盐了。
    东汉如今的煮盐法需消耗大量柴火,且杂质繁多,粗盐中混着泥沙与苦涩的镁盐,仅能供底层百姓勉强糊口,但是价格仍然高昂无比,令很多百姓不舍得吃盐。
    但是,唐朝池盐是以“垦畦浇晒法”得到食盐,却如同天赐神迹一般。利用盐池地形开垦规整的盐畦,借日晒与风力自然蒸发卤水,不仅节省人力物力,产出的精盐更是晶莹剔透,杂质也不足东汉粗盐的十分之一。
    如此制盐技术,便是可以助李氏快速的积累底蕴的利器。毕竟食盐乃是人体必须品,有上佳的品质的食盐,李氏还掌控着十万大军,雄据北方,还怕赚不来钱财?
    洛阳贵族宴席上的雪白盐粒,价格比等重的白银,他反手便可给对方一大堆!能赚多少钱财?
    无疑能将唐朝工艺,乃至更先进的食盐提纯引入,产出的精盐不仅能满足幽、并二州百万军民之需,更能以十倍之利倾销中原,快速壮大李氏底蕴。
    李伟听着李昭的提醒,眼睛顿时大亮,不过又有些迟疑,忙拱手道:
    “大兄,池盐提纯已经成功,如今已经产出了大量雪盐,大兄是想贩卖食盐,只不过这食盐乃是朝廷专卖,我们并州大规模贩卖是否会被朝廷责罚?”
    听着李伟的话,一旁的贾诩、荀彧、丁原、甄逸等人齐刷刷看向李昭。
    雪白的食盐确实已经被李伟搞出来了,贾诩、荀彧、丁原、甄逸等人都知道这个事情。
    甚至他们都吃了,现在正在吃。
    刚知道时,刚吃到时,甄逸很激动,因为他是商人,知道这其中有多么巨大的利益。
    但是,李伟、贾诩、荀彧、丁原、甄逸等人皆是对如此高品质的雪白食盐贩卖有些迟疑,毕竟,盐铁乃朝廷专卖啊。
    一州的州牧是掌握地方的军政大权,包括带兵权、行政权、财政权和人事权,以及监察权。但是,这些权力主要集中在军事、行政和地方管理方面,并没有明确提及食盐专卖权。
    刘秀二造大汉,食盐的管理制度沿袭了之前大汉的政策,实行盐铁专卖制度,这意味着食盐的生产和销售主要由朝廷控制,私人不得随意贩卖。州牧作为地方官员,需遵守朝廷的相关政策,不得擅自贩卖食盐。
    朝廷会在产盐较多的郡县设置盐官,负责征收盐税和管理盐业。州牧虽然拥有地方大权,但盐官直接隶属于朝廷,负责执行盐业事务。
    州牧如需涉及食盐相关事务,需与盐官协调,不得擅自干预盐业经营。
    所以,尽管并州已经有了如此高品质的食盐,但是这也是让李伟、贾诩、荀彧、丁原、甄逸等人感觉不好的地方。
    “卖!”李昭迎着一众文武的注视,直接斩钉截铁道。
    这一句话便让荀彧眉头不由皱起。
    李昭继续道:
    “本侯南征北战为朝廷进攻外族,镇压黄巾,如今负责镇守并州,但是救活军数十万众,乃至百万众,本侯仅仅只有这十万兵马,连粮食都不够吃,又如何能够镇守好并州?”
    “如今李氏研制出高品质食盐提纯,也不徇私,愿意贩卖食盐所得,皆投入军中费用,若是朝廷责罚,本侯一应承担!”
    顿了顿,李昭又看向李伟、甄逸道:
    “此事便交由李长史、甄家主你们了,为了尽快筹措粮食以及打通商路考虑,本侯建议你们在各州各郡直接挑选出一两家当地豪族,代表李氏与他们展开雪盐合作、售卖事宜。甚至可以许诺他们,李氏愿意与他们长期合作,草原的牛、羊、马匹,乃至牲畜毛皮、瓷器、纸张也可以合作。如此一来,就算是朝廷追责起来此事,也有这些豪族能为本侯说话,我们也能够快速收拢粮食,以稳固并州局势!”
    李昭很快便把自己筹措并州如今缺少粮食的策略对李伟、甄逸交代了出来。
    这也是没有办法,不仅并州他李昭麾下缺少粮食,随着局势变化,救活军能不能从朝廷持续追要粮食都不一定,再加上夏胡族,也是李氏扶持,所以,各处均缺少粮食。
    通过贩卖高利润的雪盐,能快速获取资金购买粮食,缓解燃眉之急,这是维持军队生存和稳定并州局势的关键。
    李伟听着李昭的嘱托,眼眸倒是一亮。
    李昭这是要采用联合各地豪族的合作贩卖雪盐策略,来快速打通贩卖食盐渠道、效率,乃至为李氏找一些盟友啊。
    无疑,李氏若是将各地的豪族纳入利益链条,一旦朝廷追责,这些豪族为了自身利益会主动为李氏说话,形成利益共同体,分摊风险,降低李氏单独面对朝廷压力的风险。
    当然,李伟还是低估了李昭的用意。
    李氏背靠草原,有数不尽的牛羊、马匹以及毛皮,还有食盐、瓷器、精美纸张等等,选择了那些豪族合作,李昭并不介意让一分利,便是让对方下不来船了,成为李氏在这乱世之中争霸的助力。
    “诺!”
    李伟、甄逸两人皆是大喜,纷纷应诺。
    荀彧听了李昭的话,却是眉头微皱。
    李昭作为并州牧,以“镇守边疆、军饷不足”为由开展盐铁经营,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紧迫性,但是,终究触犯了朝廷规定,有一定“逾制”。
    不过,荀彧想想如今并州内的局势,也不由轻叹一口气,没有说话。
    李昭自是注意到荀彧的神色变化,不过,却并没有理会,随之看向众人,神色郑重道:
    “救活军百万百姓,如今重回并州五郡,但是对朝廷有一定抵制情绪,不过,并州欲恢复稳定,长治久安,州牧府必须尽快推进在各郡、各县的府衙建造,救活军百姓也必须要心彻底安定下来。接下来一段时间,本侯将当亲自率领官吏与救活军将领、底层百姓沟通、安抚,消除芥蒂,为他们分田地,令救活军百姓所拥有土地皆登记造册,固定下来,以安救活军百姓之心,彻底让救活军百姓成为并州的百姓!”
    “当然,若是每户百亩土地不够,本侯当率领官吏亲自帮助救活军开垦,直至够每户百亩土地为止,相信救活军能够看到本侯与并州众吏的诚意与善意!”
    李昭这话,让大厅内一众文武皆是震动,就连贾诩、李伟、荀彧等人都是不禁躁动。
    救活军与朝廷谈判,每户百亩土地,这甚至在一些人看来,如丁原、贾诩等人看来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情。
    尽管救活军与朝廷真的达成协议了。
    但是,李昭真打算给对方分那么多土地吗?
    根本不用想,每户百亩土地,依照之前五郡已经开垦出来的肯定不够,但是,李昭竟然说若是救活军每户百亩土地不够,其当率领官吏亲自帮助救活军开垦,直至够每户百亩土地为止?
    可想,李昭若如此,救活军百万众怕是皆会感动吧。
    救活军百姓多为底层百姓、活不下去、缺少土地、乃至严重剥削造反,土地是其安身立命的根本。李昭直接为其分配土地并登记,从法律层面赋予产权,既满足生存需求,又让百姓从“流民”转变为“编户齐民”,便足以消除对李昭这个并州牧的抵制心理。
    李昭作为并州牧、大汉骠骑大将军,主动接触救活军将领和底层百姓,打破这种“官民对立”的刻板印象,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姿态放低,无疑能让底层百姓感受到被重视,缓解因之前因为上位者压迫产生的敌意感。
    李伟看向李昭目光也充斥佩服,当即起身对李昭拱手道:
    “我等皆听从侯爷安排,安抚好救活军,上下一心!”
    贾诩、荀彧、丁原、甄逸等人也是纷纷起身,皆是拱手郑重道。
    (本章完)
新书推荐: 华娱宗师 带个系统入洪荒 一刀劈开生死路 我在异界有个家 九层天界 都市大发明家 黑科技垄断公司 麒麟武神 八零后修道记 年下小奶狗他又凶又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