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9章
除了对酿酒业全面提高税收之外,统调处也是来了奏本,叶明盛本以为是江南方面有什么调查进展了,但是拆开信封,阅读里面的内容后,叶明盛他是发现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好消息,统调处根据叶明盛的指引,目前已经从海外找到了地瓜的藤蔓,玉米的种子并且将其带回了大乾!
看着信件上的文字,叶明盛一时之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揉了揉自己的眼睛然后再次阅读起了上面的文字。
见自己没有看错,统调处真把地瓜的藤蔓玉米的种子带了回来,叶明盛脸上不由浮现出了欣喜的笑容。
在现代化肥,农业技术普及应用前,怎么能够带领百姓填饱肚子,一直是几千年来统治者的所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可以说是他们治理天下的重中之重,很多王朝都是因为处理不好这个核心问题,最终走向了覆灭,成为了历史的尘埃。
叶明盛割据一方后就一直在思考怎么在这个问题上能够给出一个让百姓满意的答案,不说让百姓吃的多好,至少让百姓有吃的不被饿死。
为此叶明盛也是展开了分田地,减田税,研发化肥,优化农具并大规模利用,修建水利设施,以及和草原贸易换来大量牛等手段,来帮助大乾提高粮食产量,让大乾的百姓都有饭吃···············
叶明盛的努力也终于是迎来了回报,目前大乾已经一改过去大周末年,无论是否风调雨顺,粮食依旧不够吃,每年都要饿死几千上万人的惨剧。
现在只要老天爷给面子,大乾的普通百姓只要自己不犯懒踏踏实实种地,基本上都能够吃上饱饭并且盈余银子。
即便是遇到像今年这样的灾年,朝廷也可以对粮食统一调控,将往年积攒下来的粮食拿出来,让天下的百姓一道共度时艰尽最大可能确保大家都能吃上饭。
虽然叶明盛一直以来对粮食问题都十分的上心,并且可以摸着自己的良心说自己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是大乾的现状就是粮食产量只是略微在红线之上,但凡老天爷闹情绪降水多了或者少了,又或者气温热了或者冷了,就都会对大乾百姓的饭碗产生严重的影响。
所以叶明胜一直就想要提高粮食的产量!
相较于在化肥以及科技上取得重大进步来提高粮食产量,对历史有一定了解的叶明盛认为从海外获得玉米和地瓜这两项农作物,将他们带到大乾来种植可能性更高。
目前大乾主要农作物分别为,南方以水稻为主,北方主要就是小麦高粱。
南方一亩水稻在风调雨顺的情况下大概能够产粮食二百斤到四百斤,土地一般就少点,土地要是肥沃的话产量还能够提高一些。
北方风调雨顺的情况下一亩地小麦产量也就是二百斤左右,高粱产量能比小麦强点,但也高不了太多,大概在二百五十斤左右。
这些数字都是叶明盛实地考察过的,叶明盛可以肯定这个数字的真实性···············
但是如果叶明盛没有记错的话,一亩地可以产两千斤到六千斤的地瓜,这里说的是鲜薯,即便因为鲜薯含水量比较高,实际上可以折算的粮食的薯干大概只有鲜薯的三分之一,即便如此一亩地地瓜大概能够产七百到两千斤的薯干。
玉米产量虽然比地瓜产量少一些,但是一亩地的产量大概也在五百到九百斤之间。
除了高产之外,地瓜和玉米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优点,那就是这两个品种都十分的抗旱,且地瓜生长期短,适应性强,可以在灾后迅速补种,地瓜一身全是宝,地瓜叶子也可以当菜吃,且富含营养且具药用价值有利于解毒、通便,地瓜藤蔓做饲料养猪牛羊等牲畜,减少饲料成本。
地瓜玉米耐旱且根系发达,适合山地、干旱地区,如此一来就可以使一些大乾原本不能够耕种的山地也是变为农业用地,生产玉米和地瓜。
并且玉米与地瓜套种实现空间互补,玉米秆能够遮荫促红薯成活,红薯藤抑草保湿,减少除草需求,一次施肥管两作物,大大减少人力成本···············
总而言之,地瓜和玉米是能够大幅度提升大乾粮食产量的农作物,这两项农作物只要在大乾推广并且成规模的开始耕种,那叶明盛肩上的粮食产量压力无疑将会小很多。
叶明盛将近七八年前就派人去南洋寻找这两种作物,但却始终都是一无所获,本来叶明盛都快有些不抱任何希望了,没想到这个时候统调处却是把东西给找了回来,这确实是一个意外的惊喜。
既然东西都找来了,叶明盛就想要快一点将东西种上,看一看效果怎么样,想到这里叶明盛立刻就是想要给户部写命令,毛笔落到纸上刚写了一个开头,叶明盛突然似乎是不是想到了什么,转头看了一眼外面,然后便是有些自嘲的摇了摇头。
他有些太过高兴了,一时间乐昏了头,忘了现在是十二月份了,这外面都是冰天雪地,地瓜和玉米是耐高温,但是却不耐寒,所以现在北方根本不可能进行种植,必须得等到明年3月份才能够开始推广种植。
不过叶明盛转念一想,又是想到一件事情,这北方冰天雪地种植不了,但是南方这个时候气温没有这么寒冷,很多地方甚至都不下雪,所以可以让这些地方先行推广种植,看一看产量如何。
很快叶明盛便是写完了命令,并将其装在信封中,交给身边的侍卫,让其三百里里加急送回京交给崔绍,让他把命令执行下去···············
做完这些叶明盛发现统调处还有一份奏本自己没有看。
打开课本阅读其中的内容,叶明盛不由皱起了眉毛,他是真没有想到自己没有在宫中这段时间竟然出现这样的事情。
太后叶崔氏因为长期吃素导致身体营养不良出现痛经腹痛的症状,为此裴智秀给出的治疗办法就是恢复吃肉,对此已经坚持吃素几十年的叶崔氏,肯定是不愿意的她甚至认为裴智秀,这是想要故意坏她的修行,为此还把裴智秀给骂了。
面对叶崔氏的辱骂,身为儿媳妇的裴智秀也是不敢违逆孝道,虽然委屈但是也只能默默忍受,尽管一开始是十分反对再次开口吃肉了,但是在病痛面前,叶崔氏最终也是不再嘴硬,开始选择吃肉了。
虽然开始吃肉了,但是叶崔氏觉得这样做有悖于她的信仰,所以说她对神佛也是充满了愧疚,心中充满了负罪感,这也让叶翠是有些茶不思,饭不想。
对此备受叶崔氏信任的天慈庵主持净尘师太,则是给出了解决办法,就是让叶崔氏跟她一同前往天慈庵中修行三个月。
然而叶崔氏虽然崇佛,但是你要让她去尼姑庵修行三个月,她也是完全接受不了的,所以最终想到的解决办法就是,让别人前往天慈庵替代叶崔氏修行三个月的时间。
也就在这个时候陈柔儿主动跳了出来,非要说什么他母亲也崇佛,还说什么她跟佛有缘···············
就这样在叶崔氏的期许下,在慕容清舞的举荐下,陈柔儿虽然不情不愿,但是却也只能遵从命令,前往天慈庵修行三个月。
目前陈柔儿已经到了天慈庵,正式开始了修行,明年二月十七结束修行回宫···············
根据统调处的消息,陈柔儿虽然是去修行的,但是这位大乾的柔妃娘娘也不是省油的灯!
就在大约十天前陈柔儿把天慈庵的一个尼姑给捅了,具体好像是陈柔儿虽然只是暂时修行三个月,但是天慈庵这边却是想要给陈柔儿剃发。
见天慈庵要给自己剪头发,陈柔儿也是发狠了,直接就是夺过剪刀冲着这个要给自己剪头发这个老尼姑就是两剪刀。
不过该说不说,这个要给陈柔儿剪头发的老尼姑运气不错,他虽然被陈柔儿捅了两剪刀,但是这两剪刀全都被他避过了要害,所以她也是大难不死,目前也是在天慈庵中养伤。
而皇宫方面,虽然对陈柔儿夺刀伤人的事情非常的生气。但是一众嫔妃当中也没有人愿意接替陈柔儿,大家都不愿意去天慈庵,叶崔氏根本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所以最终只能是选择装不知道了。
老实说叶明盛虽然没有料到在自己外出视察离开皇宫后,陈柔儿会作为叶崔氏的替代者,被安排去天慈庵修行三个月,但是他对于陈柔儿被欺负这件事情,可以说完全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毕竟陈柔儿在宫中仗着自己对她的宠爱,一向是比较骄纵跋扈的树敌颇多,自己在宫中的时候,别人不看僧面看佛面,陈柔儿生活的还是比较滋润的。
但是现在自己外出视察,不在皇宫之中,其他的嫔妃自然是不会那么容忍陈柔儿···············
陈柔儿被收拾也算是应有之意呀,这也都是完全在叶明盛的计划之中,叶明盛离开易京的时候就知道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不过叶明盛本以为动手的会是安妙依,没想到最后出手的却是慕容清舞。
对于此次的天慈庵修行事件,叶明盛知道要不了几天,陈柔儿就会给自己写信让自己帮她撑腰。
但是叶明盛却是不打算在这件事情上帮助自己的宠妾,叶明盛喜欢欣赏陈柔儿的火热与大胆,让自己跟她在一起的时候,也觉得自己年轻了很多岁,但是陈柔儿这种得势后的嚣张跋扈,却是让叶明盛所不喜。
就这个问题叶明盛已经跟陈柔儿强调过好多次了,在自己面前的时候,陈柔儿一向很是乖巧,根本没有任何的嚣张跋扈,就像是一只温顺的小猫一样,不停的冲着叶明盛撒娇。
所以叶明盛也始终下不定决心严惩陈柔儿,而这一次的事件对叶明盛来说则是一次不错的机会,人教人是学不会的。但是事教人一次就会的,这一次陈柔儿捅伤人的事情,更是让叶明盛觉得完全有必要好好教育一下陈柔儿,叶明盛也是希望这一次的修行能够化解陈柔儿心中戾气,让她变得更加成熟起来···············
···············
···············
江南临安府衙
临安知府张宝平,正聚精会神的看着手中的账册。
整个大乾都知道,江南是大乾的财z支柱,而临安则是江南的财z支柱,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临安就是一个聚宝盆,几乎所有人都想来分一杯羹,沾一沾油水儿。
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临安的收入确实是高,单算城市的财z收入,大乾没有一个城市能够和临安相提并论,即便是易京单算城市的财z收入也不足临安的八成。
但是一个城市不光只有收入,更是有支出,临安收的多,但同样用银子的地方同样也多,尤其是陛下在临安实行了工作法后,各大商号的利润都受到了影响,连带着上缴的税费也受到了影响。
所以作为临安知府,张宝平为了维持住这么一大摊子,也是劳心劳力费尽心神。
就在张宝平看着账册,脑子里想着该怎么样开源的时候,书办王禹则是走过来禀告道:
“知府大人,钦差张莽张大人想要见您!”
一直张莽要来见自己,张宝平也是有些疑惑,自从知道陛下把这个张莽当做钦差派来江南后。他就和慕容玉良开了一个通气会,两个人深入的交流了一下彼此的意见,最终慕容玉良也是给张宝平吃了一颗定心丸,告诉他这个张莽是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