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书院 > 历史 > 秦人的悠闲生活 > 第235章 又一年冬

第235章 又一年冬

    第235章 又一年冬
    衡见到章敬站在这里,多半是被冻了很久,便十分义气地道:“我们去喝羊汤。”
    “公子先莫说羊汤,老夫子要见两位公子。”
    “那就先见老夫子。”衡提了提肩膀上的包袱,颔首道。
    冬至之后的第三天,公子高就离开了咸阳城,一路去了渭南,又去了函谷关,一路东去。
    正在主持下新年祭祀的扶苏听到了这个消息,并没有太意外。
    极庙中的历代秦王牌位依旧,扶苏亲自将这些牌位底下的灰尘抹去,将这些牌位擦干净之后,便重新点燃香火。
    今年皇帝没有来参加祭祖,不过公子扶苏一直记得这些事该怎么做。
    扶苏带着妻子,在这些牌位前叩拜行礼,而后夫妻俩就离开了咸阳去雍城祭拜。
    马车内,扶苏依旧看着高留下来的书。
    王棠儿则在看着宫里这些年的用,她道:“父皇可有消息送来。”
    扶苏道:“父皇今年也换了新衣。”
    王棠儿颔首。
    嫁给公子扶苏以来,她见过皇帝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但今年给皇帝又做了一身玄鸟黑袍,也不知道是否合适。
    但皇帝近来始终没回来,她也没能见到父皇,只能从丈夫口中听说。
    扶苏一手拿着书,一手握着妻子的手,道:“父皇的心里只有国家,我从小到大都习惯了,我也好,还是其余的弟弟妹妹也罢,其实距离父皇都很远。”
    王棠儿颔首。
    在她看来皇帝家是冰冷的,倒是自己的家里是温暖的。
    扶苏低声道:“王太尉。”
    护在马车边的王贲,听到话语询问道:“公子有何吩咐?”
    扶苏道:“王太尉这一身酒气,是昨晚酗酒了?”
    闻言,车帘掀起,王贲被女儿瞪了一眼,当即回道:“是喝了一些。”
    没想到就这样都让公子闻出来了,王贲老脸一红,又打了一个酒嗝。
    扶苏道:“这么大年纪了,少饮酒,对身体不好。”
    “臣铭记在心。”
    说是铭记在心,回去之后肯定还要酗酒的。
    扶苏听到妻子的一声叹息,道:“近来我让夏无且给王太尉看看。”
    王棠儿点着头。
    扶苏搁下了手中的书,将身体重量放在车驾的靠背上,一手揉着眉心放松眼睛。
    多年来,一直处理国事,扶苏有时觉得自己都快近视了。
    车驾距离雍城还有一段距离,王贲选了一片开阔地在此地扎营休息。
    公子扶苏还是与当年一样,就坐在车驾边,就连随意走动都不会。
    方圆数里地,都在秦军的保护中。
    其实公子不随意走动也好,这样显得安全,也令全军安心与踏实。
    扶苏亲自炙烤着一只兔子,王棠儿则将一些放凉的饼放在火边,炙烤着。
    在外人眼中,夫妻两人坐在一起一边炙烤着食物,一边低声说着话。
    扶苏道:“以前大爷爷说,在祭祖期间是不能饮酒吃肉的,我小时候真以为如此,后来去雍城的路上,大爷爷又亲自送肉食,他还未到雍城,祖宗看不见。”
    王棠儿吃着饼,面带着笑意。
    一旁穿着甲胄,一头灰白头发的王贲也跟着笑了笑。
    当兔子烤熟了,王棠儿掰开一只兔子腿给自己,而后将半只兔子切好分给了父亲,另半只分给了身边的丈夫。
    扶苏道;“近来王太尉又去看望那两个小子了。”
    王太尉咧嘴一笑,道:“是啊。”
    其实只要闲着没事,王贲三两天就去一趟敬业县,给那两个小子送去一些衣食与玩具,还有奇珍异宝。
    夜风吹过时,眼前的火堆明灭不定。
    扶苏与妻子正听王贲讲述着那两个小子在敬业县的事,一骑快马来到了大营外。
    来人送来了两卷文书,这卷文书从楚地送来,先是送到了咸阳城的廷尉冯劫手中,而后冯劫又让人将文书送来。
    扶苏接过文书,借着火光看着文书内容,如今还有几支队伍正在抓捕项梁一系。
    如今又抓到了几个楚国旧贵族,却依旧没有找到项梁。
    这种文书也不用做批复,余下的秦军还会继续搜捕。
    翌日早晨,车队继续赶路,如今的雍城外,其实没有太大的变化。
    城外依旧见不到什么人影,等到了城门前便有许多乡民迎接。
    车驾进入了雍城一路朝着蕲年宫而去。
    蕲年宫内,夫人带着一群宫人正在收拾着这里,扶苏正在与黑伯交谈着,道:“今年两个孩子还要读书,父皇身体不适留在北郊行宫就只有我们夫妻能来。”
    黑伯不敢说话,其实就算是皇帝家的人不来,也不会有人说什么的。
    现在,每年冬至之后的几天,公子扶苏都会亲自来这里主持祭祀,对这里的人们来说,都是一件极好的事。
    而就算是皇帝家不来,黑伯也会带着这里的人主持祭祀。
    除了特殊的礼仪,每年的祭祀其实并不大,一天就能结束,而后在这里住半月。
    雍城的人口不多,而且每年都在逐年减少。
    在如今,正在发展的渭北与渭南而言,雍城凋零得都不像一座城,整座城都空空的。
    因此地一直都是皇帝家的祭祀所在,住在此地的乡民都天然有一种骄傲,一种秦地先民之后的骄傲。
    雍城比之栎阳更古老,此地的人们也保持着古秦人的风俗。
    相较于如今的栎阳与咸阳,雍城的秦人确实能用古老来论。
    不管外面风风雨雨,这里的秦人依旧按照以往的方式生活着。
    完成祭祀的半月后,今天关中又下起了大雪,风声在雍城呼啸着,大雪飘零而下,夫妻两人坐在殿前的屋檐下,一边看着雪景,一边吃着饭食。
    扶苏给妻子倒上一碗酒水,道:“很久以前,秦人的苦酒是用茎秆所酿,这种苦酒都是给离乡打仗的兵卒所喝。”
    夫妻俩很少饮酒,其实扶苏也不懂酒,也只能说一些关于酒水的变迁。
    站在一旁的田安解释道:“如今的栎阳还有酿室,听说现在蒙恬大将军还在塞上自酿,奖赏将士们。”
    苦酒喝着有些酸,也确实的带着苦味,但这种苦味也让酒水的风味爽口许多。
    田安将余下的酒水用黑麻布封口,放在边上。
    “此酒用黍米二斛渍三日,再用麸曲发酵。”
    田安道:“公子所言不错,其实这酸味来自桑葚,这苦味是一种关中特有的苦李,苦李用盐腌制。”
    扶苏也饮下一口苦口,道:“当年我们秦国的将士就是喝着这种酒水东出的。”
    王棠儿道:“爷爷也常喝这种酒水。”
    扶苏举着酒碗道:“敬爷爷。”
    王棠儿道:“敬将士们。”
    言罢,夫妻俩将碗中的酒水一饮而尽。
    风雪还在飘扬着,铜锅内的汤水还在翻滚着,喝了酒之后,夫妻俩说着小时候的趣事。
    公子扶苏的小时候其实很简单,多数时候都是个安静的孩子。
    而夫人的童年则精彩得多。
    夫妻两人能够因此互补。
    这场雪下了两天,公子夫妻又在这里多住了两天,这些天公子扶苏没有处置国事,也没有文书来打扰夫妻两人的生活。
    雪停之后,夫妻两人就在城外散步。
    农礼的时节未到,公子会一直在这里,直到农礼时节再去上林苑。
    就是苦了丞相,这些天说不定要守在咸阳城,处置咸阳城内的闲杂事。
    田安站在城墙上,看着远处的风景,他很喜欢这样的景色,可以让公子与夫人安静地走在一起,没有这么多的国事来打扰。
    冬日里的琅琊县,一驾车在秦军的护送下来到了琅琊台下。
    冬至过去一个月了,这一个月前公子高离开咸阳就来到了琅琊台。
    当初他没有陪着父皇东巡,但一直记得琅琊台。
    公子高迈步走上石阶,他见到了琅琊台前这个巨大的青铜浑天仪,此物光是看着就充满了奥妙。
    “公子。”徐福脚步匆匆地来见公子高。
    “冒雪而来,打扰你了。”
    徐福行礼道:“冬日正闲,不打扰。”
    公子高道:“这浑天仪是你所造?”
    徐福道:“臣奉公子之命按图所造,期间有支教夫子稂与范增老夫子相助。”
    公子高道:“你这里的浑天仪小了,咸阳宫浑天仪比这里的还要大几分。”
    徐福低着头,他没觉得造小了,公子送来的图纸就是这样。
    其实这也不小了,足足三个成年男子那般高。
    公子高又道:“我听说田氏三兄弟是死在你手里。”
    “正是。”
    闻言,他面向徐福,行礼道:“高欲编写史书,担心文书与卷宗记录所有疏漏,特来询问事由。”
    徐福行礼道:“公子,随我来。”
    徐福将公子高请下了琅琊台,一边与他讲述着当年抓捕田氏三兄弟的事,还引荐范增与支教夫子稂。
    稂是关中的支教的夫子,他认识公子高。
    “稂,数年不见了。”
    “是啊。”稂回道:“当年离开关中时,公子还是少年。”
    公子高下意识抚着下巴的短须,又道:“这位就是范增了。”
    范增行礼道:“见过公子。”
    回到眼前,看着眼前的几卷文书,公子高又叹道:“这史书也是天下人的史书,兄长说让我多写些庶民之事。”
    (本章完)
新书推荐: 仙子且慢,我只想斩妖除魔 一剑擎天 华娱之別叫导演叫哥哥 霍格沃茨:从落榜美术生开始制卡 斗罗:重生雨浩,教皇大人请自重 我在废土开酒店 我能复制万灵天赋 红楼:我,贾环,抄书百倍奖励! 战锤40K的DOOM 说好要退婚,我成剑仙了你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