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9章 这一次,我不能输!
同样的一篇讲话,站在不同的立场、带着不同的认知框架,所能汲取的信息也截然不同。
在陈默听来,讲话传递的是国家将继续倚重并鼓励像彼岸这样的企业作为“新动能”的核心代表,在促进消费、拉动就业、激励创新与推动产业升级中发挥引领作用。
他所感知到的,是业务持续增长所依托的宏观环境依然积极明朗。
而在老马耳中,这番话却透出另一重信号:企业必须主动适应“包容审慎”这一监管新范式,在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算法伦理、劳动者权益、知识产权合规与反垄断等领域达到更高标准。
企业的经营行为需更加规范、透明,并承担起更广泛的社会责任。
何为“包容审慎”?
在他理解,“包容”意味着对于企业新业务的探索,只要不触碰底线,监管仍会留出一定空间,这实际上为创新保留了试错的可能;
而“审慎”则意味着监管将在观察后逐步跟进,特别是对金融创新、大数据杀熟、算法垄断、隐私与劳动者权益等潜在风险领域,接下来上面将陆续出台规范措施,集团必须提前开展合规自查。
“反垄断与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稳定宏观杠杆率”、“坚定维护经济有序发展”……这些关键词像警铃一样在他心中反复震响。
不对劲,非常不对劲。
随后进行的记者问答环节,更加印证了他的预感。
一位国内财经记者发问:“.我相信在座的中外嘉宾都和我一样,从您的讲话中获得了很多重要的信息。
我的问题是关于信贷和融资问题,还有去杠杆化。可能在座很多人和我一样对此都有一些关切,想听一听您对这些问题怎么看?”
“宏观杠杆率在国际上虽不属最低,但也并非最高。
过去几年杠杆率上升较快,因此我们近年来推行‘稳杠杆’,事实上,今年上半年杠杆率增速已同比放缓,可以说今年上半年杠杆率增幅同比是在下降的。
我们强调‘结构性去杠杆’,正是因为某些领域杠杆偏高,目前这些领域的杠杆率正稳步回落……
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个别企业存在的问题,正计划推出一系列措施予以应对……”
天下事有利就有弊,古人曾说,鱼和熊掌不可得兼。
我们走到今天,就是想让鱼和熊掌尽可能得兼。
我们知道这是一个挑战,这在考验我们的智慧,我们也希望在座的各位,各方的有识之士给我们建言建策,我们的目标是要坚定不移地实现的,哪怕其中会有曲折。
谢谢!”
另一位记者追问,“华夏金融领域的开放近年来取得了一些突破,但金融行业的开放程度放眼全球来说依然较低。
一些外资金融机构依然面临诸多限制,可否请您介绍一下接下来将有哪些计划?”
“回看40年来,我们自己和自己比,可以说力度之大、程度之深超出当年的预期,我们从中受益.
当然,金融服务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领域,它的开放程度往往和一个国家的发展阶段、经济水平、监管程度相联系。
华夏作为这样一个大的世界经济体,保持金融稳定,不仅对自己,对世界都是必要的。
所以,我们既要下决心继续开放金融服务业,同时要有序地进行推进。
在未来几年里,我们要进一步开放金融服务业。
当然,它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要合规合资合情合法。
在任何国家,从事金融业都需要资质,为此我们正在做响应的准备工作”
其间,不知是否错觉,老马似乎感觉到台上老人的目光若有似无地从自己方向掠过。
随后,当被问及“推动创新创业的最新进展”时,讲话者充分肯定了“双创”政策对新动能的培育作用,并特别指出:
“我们说的效率与公平,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互联网+’已成为汇聚众智的普遍现象。
作为企业家,可以获得经济效益,相信也都有事业的追求,其实这一点,有一家企业做得比较好,走在了前面,那就是彼岸科技集团。
而且该集团董事长也是‘互联网+’的提出者和践行者.”
说到这里,老人目光转向台下,温和地笑道:“陈默,你可以简单分享一下你的理解。”
全场顿时哗然。
这种场合极少出现点名发言,此举无疑表明了对该企业的高度认可。
刹那间,国内外媒体的镜头齐刷刷转向陈默所在的方向。
突然被点名,显然陈默没有任何心里准别,脸上掠过一丝讶异,但迅速恢复镇定。
他接过工作人员递过来的话筒,借短暂间隙快速梳理思路,随后从容开口:
“尊敬的领导、各位嘉宾,我是彼岸科技集团陈默。
关于创新,我的一些体会是:它不是少数人的特权,而是时代赋予每个人的权利。”
开场一句定调,就让台上老者微微颔首。
“过去四十年,人类创造的gdp超过之前两千年总和。而未来十年的技术爆炸,将使如今的增长速度相形见绌……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信念,彼岸先后设立的百亿创业基金和创办梧桐学院,致力于支持中小企业和创业者……”
陈默总结道:“‘双创’是一项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政策,为转型期的华夏经济注入了活力、培育了新动能。
但在执行层面,我们仍面临资源分配、泡沫风险与监管滞后等挑战。
时间有限,我长话短说:我们应从重‘数量’转向重‘质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完善创新创业生态,理性引导资本投向。
如何兴利除弊,是对我们治理智慧和市场成熟度的持续考验。
正如您所说——我们正在努力兼得鱼和熊掌。
谢谢!”
陈默发言完毕,全场报以热烈掌声。
然而此时的马云,却已无心关注对方的讲话内容,一股寒意自心底无声蔓延。
曾几何时,被公开肯定、视为标杆的是他,是阿里巴巴。
而在蚂蚁集团即将上市的关键节点,这样的“榜样”转移,无疑是一个强烈的信号。
野兽总能预感风雨,并以嘶吼与竖毛应对即将到来的威胁。
中午,一通电话印证了他的想法:此次上市计划可能面临变数,需要他站到台前振臂发声。
接下来下午的论坛演讲环节,他将率先发言,而陈默,则被安排在压轴出场。
这并非他们第一次同台交锋。
此前公开场合的数次交锋,双方虽未有明面上的胜负,但整体上他已渐处下风。
但这一次,他不想输,也不能输。
那就来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