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光速传递实物?瞬间移动!量子隐形传态!震撼全场!
如果超能力也分等级,那么瞬间移动绝对是第一梯队的能力。
在后世,各种科幻电影和幻想小说中,都会提到瞬间移动的概念。
主角心念一动,就能瞬间出现在遥远的任意地方。
但,现实中真的能实现吗?
或者说,能实现多少。
从科学原理的本质看,人类能做到的最大程度瞬间是什么样的。
答案就包含在量子纠缠中。
此刻,李奇维说道:
“第二种技术,我称之为【量子隐形传态】。”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它才是真正的量子通讯。”
哗!
众人皆是一惊!
量子隐形传态,光听名字,就有一种神秘莫测的高大上之感。
妥妥的未来科技!
“怎么感觉有点像传送物体的技术。”
“难道是利用量子纠缠传递实物吗?”
“不可能吧。”
“量子纠缠连信息都传递不了,怎么可能传递物质?”
西方世界很早就有魔法卷轴的传说,所以对传送并不陌生。
李奇维继续说道:
“量子隐形传态是在经典通讯的基础上,增加一个量子通道。”
“传输的速度依然限制在光速以内。”
“但和经典通讯有显著不同的是,量子隐形传态能够以光速传递实物!”
哗!
全场震撼!
众人直呼不可思议!
“这不可能!”
“这简直就是科幻小说中的概念了!”
“任何物体都不能达到光速。”
“实物怎么可能以光速传输到另一处呢?”
这时,众人又想到了布鲁斯教授以前提出的“虫洞”概念。
虫洞甚至可以轻而易举跨越星系间浩瀚的距离。
但是虫洞的本质是空间的弯曲、折迭、连通。
物质本身的运动速度并没有超过光速。
而且虫洞仅仅只是数学推导上的某种时空结构,其存在与否是未知的。
现在,布鲁斯教授声称量子隐形传态能以光速传递实物,这就太匪夷所思了。
这和虫洞完全是两种东西。
很快就有人提出了质疑。
“布鲁斯教授,如果实物能以光速传输,那岂不是违反了相对论?”
李奇维闻言,微微一笑,说道:
“没错,实物确实不能超越光速。”
“其实,量子隐形传态中的【传态】指的不是传递物体本身,而是传递物体的量子态。”
“举个例子。”
“此时,想把一个电子以光速瞬间从a处传递到b处。”
“如果是真正意义上的传送或者瞬移,应该是这个电子本身跨越空间,在a处消失,接着直接出现在b处。”
“可惜,这种手段目前并没有任何物理基础。”
“哪怕是虫洞也需要两地的空间首先折迭连通在一起。”
“而瞬移却是电子凭空消失,凭空出现。”
“这个过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物理变化,我们不得而知。”
“而我所说的量子隐形传态,则是用了一个取巧的办法。”
“我们虽然不能直接将电子本身瞬间移动到另一个地方。”
“但是却可以把它的【量子态】进行瞬间移动。”
“然后,再用一个新的电子继承这些量子态。”
“由于电子之间是没有区别的,量子态相同的电子可以看做是同一个电子。”
“如此一来,也算变相达到了瞬间移动的目的。”
哗!
众人皆是满脸震撼!
他们立刻就理解了量子隐形传态的设想和原理。
用通俗的语言说就是:把物体的样子扫描下来,然后传送到另一个地方后再以新的物质为基础,还原出原来的样子。
“这听起来怎么感觉比瞬间移动还要离谱?”
“真的能实现吗?”
众人纷纷来了兴趣。
相比刚刚的量子加密通讯,量子隐形传态显然更具科幻色彩!
李奇维接着说道: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首先,在a处和b处之间搭建一条量子通道,这个量子通道就是一对相互纠缠的电子对。”
“用电子x和电子y表示,其中电子x在a处,电子y在b处。”
“接着,将待传送电子与电子x进行某种关联,使得两者的量子态完全相同。”
“这时,在b处的电子y因为量子纠缠,它的量子态也随之发生变化。”
“但在b处的人,并不知道待传送电子和电子x到底进行了什么样的关联。”
“因此,a处的人就需要通过经典通道告知b处的人,自己做了什么样的关联。”
“经典通道可以是打电话,也可以是发电报。”
“b处的人得到关联消息后,立即再对电子y进行同样的变换,使得其量子态和待传送电子相同。”
“最后,在b处的电子y就变成了和待传送电子是完全一样的电子。”
“由于电子的不可分辨性,就好像电子从a处被传送到了b处。”
“这就是量子隐形传态技术。”
“它传送的是物质的量子态,而不是物质本身!”
“其传递速度取决于经典通道的速度。”
“但是和仅能传递信息不同,它可以被当成传递物质。”
哗!
众人听完,皆是满脸不可思议!
量子纠缠竟然还能这样应用?
“如果哪一天人类能发明超光速通信,那量子隐形传态也就能实现超光速的传送。”
“虽然只能传送量子态,但反而更加安全了。”
“从量子层面而言,传送后的物质和待传送物质并无本质区别。”
很明显,量子隐形传态绝对是高级文明才能具有的科技!
吴有训神色震撼。
和李教授的想象力相比,阿尔法实验室的那些研究简直就像小孩子过家家。
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的技术!
量子加密通讯和量子隐形传态,两大基于量子纠缠理论的技术,颠覆了他的想象。
他喃喃自语道: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实现这两项技术?”
在后世,量子加密通讯早已实现。
虽然还没有大规模应用,但是从原理到技术操作层面,都已经实现研究闭环。
其中最好的一种方式,就是发射专用卫星。
由卫星向地面的信息站发射光子,实现量子纠缠加密。
而量子隐形传态就比较难了。
真实历史上,物理学家在1997年才首次完成了量子隐形传态的原理验证,成为量子实验信息领域的经典之作。
在这次实验中,研究人员成功传输了“一个量子态”,也就是所谓的“单一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
以电子为例,它的量子态有很多,比如动量、角动量、自旋等等。
所以很明显,一次只能传输一个量子态只有开创意义,并没有实际意义。
它并不能完成瞬间传送物体的壮举。
直到2015年,华夏物理学家,潘建伟院士带领团队成功实现了“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
这是自1997年首次实现单一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以来,量子信息实验研究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
在当年《物理世界》公布的2015年度国际物理学领域十项重大突破中,该实验成果排名第一!
由此可见,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的重要性。
潘建伟院士实现了量子隐形传态领域的多项世界第一记录,是真正的量子力学大佬。
据说某点上某书的作者,就是潘院士的研究生。
大佬恐怖如斯!
在2024年的最新一项研究中,实验人员更是证明,量子隐形传态和经典通道信号可以在同一根电缆中共存。
或许在不久的未来,手机不仅能发送语音和图片,还能直接发送实物。
想想就令人期待!
此刻,在场的诸多物理大佬们对于量子隐形传态,同样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虽然它只是一种衍生的技术,不是物理原理。
但是这种技术是和量子纠缠有关,这可是当前最前沿的理论。
或许在研究技术的过程中,能反过来帮助物理学家深刻理解量子纠缠现象。
这时,薛定谔忽然问了一个问题。
“布鲁斯教授,你认为量子隐形传态能传送一个真实的人吗?”
哗!
众人顿时一惊!
一旦和人有关,那事情就很复杂了。
因为人类绝对是宇宙中最特殊的一种存在!
李奇维感慨地看了薛定谔一眼。
他很清楚对方问题中隐含的意思。
“从理论上来说,人也是由无数个原子组成的。”
“量子隐形传态刚开始只能传送电子等微观粒子的量子态。”
“但是随着技术发展,早晚会突破原子级的量子态传送。”
“把一个人身体上的所有原子的量子态传送到遥远的地方,然后再把具有这些相同量子态的原子组合成一个【相同的人】。”
“如此就相当于把人传送到了另一处。”
“这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
“它会涉及到一个极其关键的伦理问题!”
“人是有意识的!”
“被全新的原子组装起来的人,还是原来的人吗?”
“虽然二者的组成是完全相同的,但是我们无法保证意识也是相同的。”
“目前为止,没有人知道意识和物质的关系。”
“也许这个传送后的人,和待传送的人有截然不同的性格。”
“总之,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意识的存在,决定了人在科学中的特殊地位。”
哗!
众人皆是震撼!
量子隐形传态传送人,简直细思极恐。
就好像圣经中亚当和夏娃的禁忌一般。
人类可以通过操纵原子,直接创造出一个“人”。
这可比医学上的克隆要恐怖无数倍。
甚至有些大佬感慨道:
“科学发展到尽头,到底是好还是坏?”
“人类掌握了近乎神明的力量后,他的意识还会遵循人类的道德和社会规则吗?”
不过,大佬们也只是有感而发,并不十分担心。
至少在他们可见的未来,想实现能传送人的量子隐形传态,难度似乎特别大。
就在众人思考科学与伦理的关系时。
李奇维却因为薛定谔的问题,想到了另一个至关重要的内容。
当把意识引入量子力学之后,到底会发生什么?
谁也说不准。
他嘴角轻轻一歪,内心笑道:
“或许,该让物理学的第四神兽提前面世了!”
“就以此作为本次会议的最高潮吧!”
李奇维下定了决心。
人群之中,薛定谔还在思考量子隐形传态和意识的关系。
忽然,他看见布鲁斯教授的脸上露出了神秘的笑容。
他内心顿时一阵颤动,仿佛失去了什么宝贵的东西。
薛定谔不由得纳闷。
“奇怪,刚刚那种感觉是怎么回事?”
“为何我提到意识后,布鲁斯教授的眼神都变了?”
“难道意识和量子力学有什么关系?”
薛定谔在之前看完单电子双缝干涉实验后,就在思考意识和测量的关系了。
可惜时间太短,他想不出什么头绪。
“算了,可能是我多心了。”
“第四届布鲁斯会议开到现在,已经出现了太多震撼性成果。”
“这绝对会是最轰动的一届会议。”
此刻,众人都是这种想法。
很快,11月2日的会议正式结束。
今天的会议最重要的内容毫无疑问就是量子纠缠的验证,以及和量子纠缠有关的技术设想。
这些内容一旦公布后,绝对能震动整个物理学界。
众人甚至都已经麻木了。
第四届布鲁斯会议的成果实在太多了。
每一项单独拿出来,都至少是诺奖级别的。
最可怕的是,这些成果全都是布鲁斯教授一人之力完成的。
那个男人的实力简直恐怖到无法想象的地步!
有人揶揄道:
“要不是布鲁斯教授曾宣布,自己除非提出超越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全新理论,否则不会接受诺奖。”
“恐怕诺奖就得改名为【布鲁斯专用奖】了。”
接下来,就剩下明天最后一天的会议了。
按照临时修改的议程,11月3日将就几个关键核心问题进行讨论。
并且由布鲁斯教授做最后的闭幕发言。
回顾过去,总结现在,畅想未来!
这也是大佬们的责任,为物理学开辟未来,让年轻学者们充满希望!
与此同时,外面等候会议结果的吃瓜群众们,再次沸腾了!
“第四届布鲁斯会议到底有何特殊之处?”
“竟然又延长一天?”
(本章完)